1.路面荷载破坏: 根据刚性路面设计规范,路面应力的计算假定不利荷载位于板的中心,在板的角部和板的边缘之间,交通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缝主要集中在板的底部、边缘线的中心和四个角上方的450对角位置。
2.温度应力: 水泥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特性,白天路面表面温度较高,夜间底部温度较高,长期作用下会产生裂缝。
3.化学教育作用:水泥可以通过进行水化作用没有形成一个强度,在硬化发展过程中不断释放企业大量。在通常可以使用环境温度进行控制能力范围内,混凝土表面温度每上升100C路面板每米膨胀0。01mm。 水泥水化反应初期释放变化缓慢,25 ℃ 后温度升高,水泥终凝后12 ℃ 左右水化热温度可达80 ℃ 左右,如果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,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将超过, 板引起一种横向或纵向裂纹的发生。
4.碱-骨料反应:混凝土中的骨料限制了水泥的膨胀和收缩,导致拉应力和裂缝;在一些研究水泥的生产发展过程中,有时会导致出现CaO和MgO过烧,水化反应速度很慢。 通常水泥在硬化后再水化,导致水泥浆膨胀、开裂甚至网状开裂。
5.干缩裂缝: 在水泥硬化过程中,水泥浆体失水、收缩,当收缩变形与混凝土的拉应变和徐变应变不相适应时,就会产生干缩裂缝。
干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耗水量、集料粒径、细集料含量等多种因素,而单位耗水量是主要原因。